星之軌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瀟湘正觀摩著沈滄瀾留下的《文抄公集》。

李率濱所言不虛,想寫出好文章來不是閉門造車的功夫,真正的好文章,需要那靈光一閃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波動,讓人有那種不得不寫出來,不得不宣洩的想法,否則就算你寫的詩詞再好,文采再優異,也不能稱之為絕佳。

若是平日裡沒有靈感,不妨看看他人所寫的文章或者是讀讀史記,或者看看名人的文集,那裡麵包含著人們的心路歷程、和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故事。

為此,沈瀟湘便繼續埋頭翻閱著太爺留下的典籍,從其中尋找自已需要的靈感。

幸好太爺連這方面都考慮到了,這些書本里有一本叫做《文抄公集》的詩集,這本詩集裡從詩經到樂府民歌,再到散文辭賦一應俱全,前面幾本先秦時期的詩經還算是朗朗上口,可是過了漢代的樂府詩,這事情就不對了起來。

這些作者,詩詞,他都沒聽說過啊?

這時候太爺的字跡又一次出現在了詩集上,甚至單獨寫了好幾頁,都是太爺對於讀書者的囑咐。

“千古文章一大抄,古往今來皆文抄。故名文抄公集。此頁後詩詞歌賦,皆是夢中所記,不必當真。後人安心用書即可,切記:此書絕對不得示人,免得招惹禍端。”

後一頁還有沈滄瀾意味深長的警告: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切記!切記!

原來太爺早已為自已和後人謀劃好了一條捷徑,只要按照這上面的詩詞抄襲即可,不但不費吹灰之力獲得鉅額的財富,還不會被人戳脊梁骨罵抄襲者。可若是完全照抄裡面的詩集應付科考或者詩會之類,本質還是抄,但是無人知曉作者是誰罷了。

沈瀟湘倒是切實感受到了太爺保護子孫的良苦用心,可是沈滄瀾依舊標明瞭這些詩詞的原作者究竟是誰,並提醒後人絕對不能抄襲。

雖然太爺的話說的比較委婉,但是意思卻表達的非常清楚,他其實還是不希望這些詩人和他們的作品被後世的子孫濫用,把這些名頭都攬在自已的身上,而是要讓他們的作品成為他們後人的財富和底蘊,讓這些文人墨客的作品能夠流芳百世。

沈瀟湘不禁心中暗忖:又是夢中所得,就不能換個新鮮點的藉口麼?

吐槽歸吐槽,沈瀟湘也知道太爺的用意,所謂“文抄公”可不是什麼好名頭,一旦抄出什麼大作,立馬成為首屈一指的名士,可是這個“文抄公”畢竟是盜用了人家的文章創作的,總感覺有些不光彩。

抄的腦子都縮下去了,自已還能有什麼真本事?

沈瀟湘決定還是尊重太爺的意願,也是尊重這些素未謀面的文豪們的作品。

這可是寶貴的學習資料,借鑑欣賞,不過分吧?反正太爺也說了,這些作品只是夢中得來,既然如此何必執著呢?

沈瀟湘繼續讀下去,先看到了關於詠物詩的部分。開頭便是一首《詠鵝》。

讀完全詩,沈瀟湘只感覺腦海中浮現了一隻大鵝在水中撲騰,仰頭長鳴的景象,甚是有趣。

再看沈滄瀾留下的註釋,原來這個作者寫作時年僅七歲!七歲的小兒,便有如此高的文筆,真是厲害。

沈瀟湘繼續讀著,詠物詩大抵都是託物言志的詩歌,對於歌詠的事物的美好品質的讚頌,所表達的都是作者自已的人生態度和美好願望。

接著又是一首《詠柳》

“好一個二月春風似剪刀”。看了這首詩,沈瀟湘忍不住脫口而出讚歎道。這位賀知章先生真是有才華,最後這兩句真是畫龍點睛,當真是有趣之極!

沈瀟湘接著讀,這些詩句真是妙趣橫生,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詩句背後,都藏著別樣的內涵。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