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軌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初夏時節有一件值得在意的事情,那便是一年一度的府試開始了。

對於想要進入仕途的寒門學子來說,這是一次重要的考試。這無疑是當時社會中的一件大事。

在這個時節,各地的學子們懷揣著夢想和期待,紛紛前往指定的府城參加府試。他們或許已經為此準備了數年,希望能夠在這次考試中脫穎而出,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

在沈滄瀾的改革下,九品中正與恩科制度的並行,既保證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也為寒門士子提供了晉升的機會。身為國師的沈滄瀾有著一種遠見,因此他的改革既開啟了門,又關上了窗。

身為穿越者的沈滄瀾吸收了歷史上的科舉制的利弊與九品中正制的特點,有意的將中正官的品評和能從事的官職的品階解綁。廕庇的特權也僅限於兩戶而已。

品評人物的高低好壞更多的影響晉升速度和俸祿高低,卻不影響仕途的上下限。

曾經的上上等若是直接能擔任朝中大員,如今卻要和那些科舉及第的人一樣從基層做起。

沈滄瀾強行把世家積累起來,遠遠甩開庶族子弟的底蘊踩得一文不值,再將他們按在了同一個起點線上。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代價就是沈滄瀾遭遇了世家前所未有的反撲與抨擊,甚至有人希望透過直接暗殺沈滄瀾的方法來結束他帶來的癲狂改變,可惜無濟於事,甚至他們熬死沈滄瀾的嘗試都在一點點破滅。

因為在一些人眼裡,他乾的事情簡直就是倒反天罡!有能力的人卻不允許幹大事,這合理麼?

若是尋常人,恐怕已然身死,或者黯然退場,遭到清算。

歷史上如此下場的人比比皆是,範文正,王荊公,張太嶽等人便是最好的例子。

換言之,改革之路哪怕成功,也未必能夠全身而退,甚至全屍而退對於商君來說恐怕都是奢望了。

但沈滄瀾選擇了溫水煮青蛙的策略,他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透過不斷的微調和適應,讓新的制度模式逐漸被接受並運轉起來。

如今府試的考試之外,各中正官也已經開始遞交品評人物的結果。

去年的沈瀟湘,便也是在長安的學堂透過了府試,成為了一名小秀才。只待三年一度的鄉試開始,他便能在考場上證明自已的能力,贏得賭約,迎娶柳璃書。

當年他和柳璃書,楊懷柔等同窗參考的時候還有一件趣事發生。那便是整個長安負責組織和監考的學正突然換人,變成了國師本人。

沈滄瀾的目的其實很單純,他就是想看看自已的曾孫能做到什麼程度。

“這些孩子們答得都不錯啊,若是有人落榜可不應該啊...”

最終監考和判卷的學正不負眾望,在國師本人的親自監督下,讓沈瀟湘和所有同窗都成為了秀才。享受靖朝學子的優厚待遇。

預見到了後世一堆秀才白吃白喝不上稅的樣子,沈滄瀾將免稅的特權改為一定份額之內可以減免稅款。

這所謂的“一定份額”就參考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大戶人家應當繳納的份額。所以若是名下突然有了巨量的土地,那該交多少還是要交的。

而今年參與京畿監考的學正長官,就是大皇子姜耀。

姜耀殿下性格平和沉穩,待人親切有禮。不論面對何種情況,他總能保持波瀾不驚,這種穩健的性格使他面對各種場合都顯得遊刃有餘。

更難得的是這位皇子的才學出眾,不僅深諳經典,更對其他學問有著廣泛的涉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書畫方面的造詣頗深,其書畫作品既富有靈性又不失皇家氣派,在文人墨客中享有極高的評價。

姜耀更是經常組織詩會,以文會友,進一步提升了他在文人中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