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摘除手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34章 開天陽雷滅世霆

“著!”

應少宗長聲一喝,一手收法訣歸於胸前,一手卻是朝著虛處一握。

經過漫長的較力,他終於感到‘對手’生出一絲鬆懈,斷然法力全出,終於將那拘住之物從虛空之中摘了出來。

一點靈光自無而有,落在應少宗的掌間,許久才見散去,卻是一隻似是未經雕琢的樸質銅鏡。

鏡面之中,映照出應少宗的容貌,他雖雙目垂闔,仍是微微一笑。

“好寶物。”應少宗將那銅鏡拿在掌中把玩,只覺愛不釋手,不禁讚道:“不愧天人功果造化之物,此行——”

他頓了一頓,心中不禁想道:“此行能夠得此至寶,縱是取不回太羲赤輪劍來,也絕不能算是無功而返了。”

此言絕非信口開河,要知此鏡神妙若叫世人知曉,對於少陽而言,甚至可能等若懷璧之罪,定會引來群狼環伺,甚至導致滅宗之禍。

應少宗思及此處,便要翻掌收起銅鏡,然則眼光仍是不禁在那鏡面之中逗留一瞬。

不怪他也心神搖曳,此鏡對於元神真人而言,可能比之世間任何寶物都要珍貴!持此鏡者,能在鏡中映照出來元神之身,並且可將心識轉替到此身中。

如此,持鏡之人便能借助鏡中之身,體悟大道,提高道行,甚至推衍道法,鑽研神通……等等,除了不能積蓄元炁之外,凡是元神運轉之事,在這鏡中都能做到。

當然,因運轉鏡中之身,還要將心識轉替其中,對於元神真人而言,無論能做何事,鏡中鏡外其實並無區別,真正能使此物稱之為至寶的是!

——以鏡中之身,無論體悟大道,還是推衍道法,都不會牽使元神本尊運轉,這是怎樣一種概念?

也就是說,元神真人即使劫氣纏身,三災臨頭,迫不得已選擇避劫法門,坐關之中仍可藉助鏡中之身提高道行,精深道法,而不會因元神運轉,招致避劫之法失效,三災徹底加身!

而這,意味著元神真人在此境中,不僅能夠避免日朘月削,反而還能逆勢上揚,甚至重生渡劫之望!

少陽派門中,本來已再沒有他人能有功至陽真之望,除了應少宗外,唯一一名二劫元神真人,早已困頓在了陽真大劫之前,成了冢中枯骨之輩。

但有此鏡在手,接續末路頓時有了可能,若他真能渡過陽真大劫,少陽立即便能倒卷日下江河,重展旭日東昇,躋身六派前列,甚至來日永世道業,都要增添一分可能!

更不用說,此鏡對於少陽後世載道之輩,仍然能有無窮助益。

這也是應少宗為什麼,認為此物之重甚至還在太羲赤輪劍之上,即使那是實實在在的三劫飛劍,無上法寶。

當然,對於少陽派而言,太羲赤輪劍的貴重,還有更多原由,除非逼不得已,應少宗總不能輕易言棄。

收起銅鏡,應少宗略略調息一番,也便恢復全盛,回身望去,忖道:“再進前去,就是十六重天了。”

“我一路追來,處處留意,始終未與道妙遇見,看來此人確是直奔十八重天而去……”

也就是說,至多也就在這三重天內,便會撞上此人了。

應少宗輕輕一撫手背,若真要與此人對上,他並沒有太多信心,思來想去,能依仗者無非兩樣。

一者,他常年封閉眼識,乃是修有一門極劍神通,藏於其中,一旦出竅,數百年所積蓄的劍氣宣洩而出,二劫元神真人未嘗不能傷之。

二來,便是他這手背所寄之物,但是不到見生死時,此物萬萬不能動用……

應少宗面色又凝重了一分,但他早已做足準備,自然沒有退縮之意,按下思緒之後,頓時化作一道熾目劍光疾馳而去,未久,穿過天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