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天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馮盎動作極快,當天便在耿國公府裡開闢出一塊大大的場地,足以讓百人同時作業了。

耿國公府佔地面積極廣,要弄出一個作坊還是輕而易舉的。

同時,人手也調劑了好了,馮盎問過馮智佑,一些傷殘的軍士是否可以?得到肯定答案時,更是大喜。

現在嶺南內憂外患,傷殘軍士不少,缺胳膊少腿的,生計便成了問題,馮盎不能不管,但人數多了,也是一大負擔。

現在不但有了新的生財產業,更是可以消化一些傷殘軍士,一增一減,可以預見馮家的好日子來了。

馮盎大手一揮,便派來上百名傷殘軍士,和馮智佑說了,人手要多少有多少。

同時,大批的甘蔗也源源不斷地運進耿國公府。

馮智佑也開始忙了起來,帶著小云安置這些人手,準備白糖生產工具,同時向這些傷殘軍士講解生產過程。

這些傷殘軍士中,多數是僚人,只有二三十人才是漢人,一名叫王燕的軍士原來便是馮盎的近身侍衛,一次戰鬥後,失去了一條胳膊,但身體卻是極為強健。

馮智佑任命王燕為眾人首領,讓王燕再找幾人設為帶隊的,轟轟烈烈的製糖生產便開始了。

白糖製作其實頗為簡單,只是此時無人知道罷了。

馮智佑讓王燕把眾人分成幾組,分別負責甘蔗清洗,切碎,榨汁,澄清,濃縮,結晶等工序,進行流水線生產。

最後再進行脫水,包裝。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原料充足,只是十日,便生產出了五千斤,其中白糖三千斤,紅糖二千斤。

只是沒有太好的包裝材料,馮盎高價從市場上買了數百個陶罐,這才算是初步解決了這一問題。

時間進入十月底,嶺南和東南沿海的颱風總算消停下來了。

耿國公府開了一會議,這次馮家長子馮智戴也參加了進來。

四人坐在馮盎的書房中,馮智佑作為馮家長子,此時已二十歲,此前一直在外協調各土司的矛盾,有時還需要領軍與一些俚僚首領戰鬥,馮智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大哥。

史載馮智戴智勇雙全,軍事能力更是突出,是馮盎最得力的助手。此時馮智佑見這位便宜大哥長得頗為英俊,性情也不錯,話語不多,但總是說在關鍵處。

“辛苦五弟了,這些時間不斷地製作白糖紅糠,阿耶,白糖紅糖都有了,我明日便裝船前往杭州。”馮智彧說道。

“嗯,可以,另外這次召戴兒回來,便是想讓戴兒也進京一趟。”馮盎慢慢說道。

“為何?大哥身份不同,進京可是代表你的意志。”馮智彧說道。

“唉,自武德四年,我嶺南歸附大唐,還沒有重量級的人物進京,估計陛下的書桌上已是鋪滿了嶺南的彈章。”馮盎說道。

馮智佑心中暗贊,看來阿耶還是有遠見的,史上便是因為各地彈章不斷,貞觀一年,李二便欲十萬兵馬下嶺南。

只是史上馮智戴是貞觀一年十月進京的,今年可沒有去啊。

“我嶺南此前沒有拿得出手的禮物,但現在有了白糖和紅糖,除了作為貢品外,便可以作為禮物送給一些朝中重臣了,智戴,給朝中重臣送上二兩白糖,三兩紅糖。”

“阿耶,這是不是少了點?”馮智戴說道。

“不,我嶺南窮楚,送多了容易被人攻擊,再說了,這些糖可是售賣換取一些錢財回來的。”馮盎說道。

“阿耶,我也想和大哥、二哥一起去長安。”馮智佑說道。

“佑兒,你去長安做啥?”馮盎一聽便是不太樂意。

書房中的這三個兒子是他最得意的兒子,要是一起進京,海途可是變幻莫測,雖然現在沒有颱風了,但各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