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40歲的男人,是活得最累的男人。

在社會,他是中堅,怯懦不得;在家庭,他是柱石,動搖不得。

為了不負眾望,40歲男人只好使盡渾身解數去較量角逐,直至身心交瘁。

其實相較於事業、地位來說,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何必讓自己終日疲憊不堪呢?忙裡也要偷點閒放鬆一下。

不停地奔波,拼命工作,卻永無止境,如同奔跑在一條環形的跑道上——無論你怎樣堅持,實際上卻怎麼也找不到起點,也永遠沒有終點。

於是,人就不再成其為生活的人,已經變成了工作的機器——似乎只需要持續的工作就行了。

生活中,造成人們這種經常性精神緊張的原因,主要源於自身定力的缺乏。

人們還不習慣鬆弛大腦,總是把注意力放在“下一步該做什麼”上。

進餐時,似乎忘記了口中佳餚的美味,卻一味琢磨著“將會上什麼甜點”?甜食端上餐桌後,又開始考慮晚餐後“晚上該做什麼”?晚上。

又思索週末的安排。

而下班後,當我們帶著一身的疲憊回到家中,不是躺下休息片刻,陪家人聊聊天,而是立即開啟電視檢視股市資訊;拿起話筒與人通話談論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翻書開始閱讀;或是開始打掃衛生……我們真的是害怕“浪費掉”哪怕只是一分鐘的時間,我們似乎總是在為將來而生活,為幻想中的美好前景而生活。

但是,一個人如果神經總是繃得很緊,就會覺得日子平淡乏味,並且很容易產生“疲勞綜合症”。

因此,人生既需要努力拼搏,也要善於休息和娛樂,學會享受生活,從而在平淡的日子裡產生出一種不平淡的感覺。

美國東部的一個小鎮上,人們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他們很少有事“去做”,並會對你說:“無事可做對你有好處!”

你可能會認為主人是在跟你開玩笑:“我為什麼要空耗時間,選擇無聊呢?”

但主人卻很認真地告訴你。

如果你能給自己分出一點閒暇,花上一個小時或短一點的時間什麼事都不做不想,你將不會感到無聊與空虛,你會體會到生活的輕鬆愉悅。

也許開始時你很不習慣——畢竟你是忙慣了的人,如同一個生活在大工業城市的人初到鄉間時會對新鮮空氣很不適應一樣。

但只要堅持做下去,就能體會到放鬆身心的好處。

其實,如果放慢腳步,你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確實有許多美麗可愛之處值得我們去發現和欣賞。

北宋時期著名學者程顥在《春日偶成》詩中寫道:“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流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在雲淡風輕,晴朗和煦的春天,正是接近中午的時分,詩人信步走到了小河邊,田野裡、河岸邊,一簇簇的野花沐浴著春日的陽光,燦爛盛放。

河邊的垂柳更是在春風裡輕柔地搖擺著。

旁人看到詩人這麼悠閒,還以為詩人聊發了少年狂,像年輕人那樣貪圖玩樂呢!哪裡知道詩人此時此刻心情的愜意恬靜呢?此時此刻,春天大自然的明麗柔美,與詩人自得其樂的閒適心情,有機地融為一體。

當然,我們並不是想讓大家學著偷懶,而是學會一種生活的藝術——忙裡偷閒,享受生活。

而要做到這一點,無須探尋任何技巧,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只要允許自己偶爾忙裡偷閒,無事可做,然後有意識地坐下來,停止手中的工作就可以了。

英國的一位40歲經理人曾說過:“當我脫下外套的時候。

我的全部重擔也就一起卸下來了.”

我們要學會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