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40歲的男人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容易過於專制,這可能與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方法有關。

然而,為了教子成才,你必須放棄粗暴的教育方法,只有尊重才能教出好孩子。

一個12歲的孩子在一篇作文中寫道:爸爸,我對您說:爸爸,親愛的爸爸,我滿眼噙著淚水對您說:“您對我太嚴厲了.”

那天,王丹丹來找我去鍛鍊身體,您卻把臉一沉:“快考試了,還鍛鍊什麼身體?複習功課去!”

那時,我多麼想向您解釋,現在體育不及格,也不能畢業呀!再說,光要我整天拼命地複習功課,累出病來不得耽誤更多的課嗎?可是,一看爸爸您那副嚴厲的面孔,我只好把想說的話又咽回肚子裡去。

回到屋裡,我心不在焉地開啟課本。

其實,我根本看不進去。

那時,我多想對您說:“爸爸,我想歇一會兒,我想……”可是,我不敢說,因為您對我太嚴厲了,我怕……多麼可悲!一位父親專制地對待孩子,不尊重孩子正當的要求,粗暴地干涉,使家庭中缺少友善、平等的氣氛,父子心靈間壘起了一層厚厚的障壁。

其實,專制教育未必有效果,孩子表面順從,但極可能陽奉陰違,因為孩子心中根本不服。

孩子是一個熱切的探險者,有太多事情尚待學習。

在許多事情上,你和他或許都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經驗會使你發現如何去處理那些爭論、激憤、失望和快樂,而你將會覺得,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

父親對孩子的尊重,不僅要友善地對待孩子,還要培養孩子在家裡可以自由發表意見的習慣。

在民主自由氣氛濃厚的家庭,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可以隨時抒發他對家庭或家人的感受,包括說出不喜歡父母的話。

例如:“我討厭爸爸,他上星期日就不肯起床和我們一起到公園去玩.”

讓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透過或大或小的衝突與對立,使其學會如何面對未來的種種困難與挑戰。

雖然,有時孩子可能會帶給父親(母親)或多或少的麻煩,但父親仍應做出最大的忍耐與寬容,聽聽孩子的解釋或理由。

如果是無法做到的,可以向孩子說出原因和困難的所在。

假若可以辦得到,在可能範圍內,也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見,接受他的要求。

現今不少父親喜歡在孩子的課餘時間裡,送他們去學習鋼琴、繪畫、書法、柔道等課程。

許多時候,父親只是按照自己的興趣行事,或有一種自己過去沒有機會學到,如今希望在孩子身上獲得補償的心理,並以此作為選擇孩子課外教育的準則。

其實,這些課外教育只是父親的意願,未必是孩子願意學習的技藝。

父親在決定之前,不妨先聽聽孩子的意見,千萬彆強迫他們去學習自己沒有興趣的技藝,否則會破壞他們以後學習的信心。

學習哪一種技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樂,這是日後他們能否發揮才能的關鍵。

托米11歲生日的時候,爸爸給他買了一整套珍貴的郵票,希望能夠培養他集郵的興趣。

後來,托米在朋友那裡發現了一套籃球明星卡,非常眼饞,就用這套郵票換了那套明星卡。

後來,爸爸發現了這個交換,感到非常生氣。

首先,他認為這是他送給托米的禮物,他這樣輕易地換掉,是對他的不尊重;再有,他知道和托米換卡的小孩比托米大,應該懂得這套郵票的價值要遠遠超過那套明星卡的價值,而他卻沒有告訴托米,因此是佔了托米的便宜。

當然,最重要的是爸爸認為托米並沒有和他商量,就把整套郵票換出去了,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