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一邊是有了新歡的母親,一邊是老實本分一心只想平平淡淡生活的父親,當張小北看到家庭情況已經是如此既定事實的情況下,腦子裡亂作一團,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張小北有個堂姐,和他家是鄰居,開學了,雖然表面上他每天依然和堂姐去學校上學,但是這孩子心思重,一直在想著關於家裡的事,一想到這些事,根本就沒心思學習了。於是,成績下滑的很厲害,家長也找了,談話也談了,可是他的學習成績也是時好時壞。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張小北的小學校園時光來到了最後一年,雖然在四年級到六年級這期間裡學習成績不算太好,也終於混到了六年級。他心裡想著:既然學習成績上不去了,能混到小學畢業就可以了,畢竟認識了幾個字。

暑假到了,張小北的小學校園生活結束了,在這普通而平凡的六年裡,他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呢?得到的是為數不多的知識儲備,失去的卻是一個完整有愛的家庭,他心裡想著:該不該繼續上學,繼續上學,家庭經濟情況不允許,不上學,以後該何去何從?

這個想法其實存在了很久很久,從在SZ初嘗社會的險惡後,便產生了這個想法,讓他想不明白的是,明明父母之間的感情之前一直很好(當然在他看來感情一直很好),可是為什麼會一吵架造成了離婚的情況呢?

有人說,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人格不健全,張小北在之前沒有這種感覺,而在之後的幾年裡逐漸感覺到這句話說的是對的。

雖然家裡困難,但是上小學這幾年,張小北的零花錢卻沒有缺過,每個月30塊,由於父親每天總是要早起去出工,月初的時候,父親總是輕輕的放在枕頭邊,他深知家庭生活的不易,但是對兒子的愛始終沒有變過,張小北也特別懂事,父親給的零花錢總是會剩下一多半,自己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於是,這幾年攢起來的零花錢少說也有四五百了,更加的堅定了張小北內心的想法:他要出去賺錢,儘快的讓家裡的生活好起來。

他不上學的事情並沒有告訴父親,這天,還和往常一樣,父親早早的去出工了,而張小北主意特別正,他在想著到底是去南方城市,還是去北方城市比較好呢?想著想著突然睡著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也許是他最後一個能睡到自然醒的好覺了。

第二天,等到父親出門了,他聽見了關門的聲音,於是找到了一個包,把自己的衣服全部裝了進去,他從這幾年攢起來的500塊錢裡拿出來了一把零錢,數了數,一共200整,一張一張的疊整齊,放在了父親最常坐的那個位置的椅子的隔墊下面,小小的肩膀從此扛起了生活的大旗,一路跌跌撞撞的向火車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