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一個傑出的人,都善於把握時間、運用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情。

美國一所大學的科研人員對3000名大學生做過調查,發現凡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都善於安排時間。

有時,成功與否的界限就在於怎樣分配和利用時間。

許多人往往認為,不過是幾分鐘、幾個小時的時間嘛,有什麼了不起,實在不行明天再去做。

但是,這就是傑出者與平庸者對待時間態度上的根本差異。

科學安排時間的能力,是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基本素質。

可許多人覺得,提高效率沒有錯,但不能不顧條件和環境制約,主張一切“慢慢來”。

明明三下五除二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到了某些人手中卻非得拖個少則幾天,多則半年,使許多事情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在於許多人心中缺乏時間概念,沒有一個明確而高效的工作方式、方法。

時代已進入到市場經濟、資訊時代,任何陳舊的想法都應當主動拋棄。

現代社會的競爭是能力的競爭,是學識的競爭,也是效率的競爭。

只有懂得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人,才有可能在效率上勝人一籌。

對於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來說,如果休息時間多的話,工作效率也會很高。

弗雷德裡克·泰勒,在貝德漢姆鋼鐵公司擔任科學管理工程師的時候,就曾以事實證明了這個道理,泰勒選了一位名叫施密特的先生,讓他按照馬錶的規定時間來工作。

有一個人站在一邊拿著一隻馬錶來指揮施密特:“現在拿起一塊鐵,走……現在坐下來休息……現在走……現在休息.”

他曾觀察過,工人每人每天往貨車上裝大約噸的生鐵,而且中午時就已經筋疲力盡了。

在對所有產生疲勞的因素做了一次科學性的研究之後,泰勒認為這些工人不應該每天只運噸的生鐵,而應該每天運到47噸。

照他的計算,他們應該做到目前成績的4倍,而且不會疲勞,只是必須要運用合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一邊休息,一邊工作。

結果可想而知,別的人每天只能裝運噸的生鐵,而施密特每天卻能裝運到噸生鐵。

而且弗雷德裡克·泰勒在貝德漢姆鋼鐵公司工作的3年裡,施密特的工作效率從來沒有減低過,他之所以能夠做到,是因為他在疲勞之前就有時間休息:每個小時他大約工作26分鐘,而休息34分鐘。

他休息的時間要比他工作的時間多——可是他的工作成績卻差不多是其他人的4倍!有句話說得好:“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可以看出一個人未來的發展.”

一個人要做點事,成就一番事業,沒有好的習慣是不行的。

嚴格遵守作息制度,可以使我們在學習時集中精力,因而提高效率。

因此,生活有規律對學習、工作和保護神經系統以及整個身心健康都很有益處。

良好的作息習慣,意味著要順應人體的生物鐘,按時作息,有勞有逸;按時就餐,不暴飲暴食;適應四季,順應自然;戒除不良嗜好,不傷人體功能;尤其要保持足夠的睡眠,保證每天有一定的體育鍛煉時間。

人類的生活,有許多生理現象都要受到自身存在的一種與時間因素有關的物質的控制。

這種物質與日常的鐘表有著類似的作用,被稱為“生物鐘”。

人體生物鐘是一種複雜的生理過程,由松果體來“指揮”。

松果體是腦內一個豌豆大小的腺體,分泌的激素叫松果體素(也叫退黑激素)。

生物鐘紊亂,松果體素極度減少和喪失正常節律,將造成體內許多生理功能的紊亂,出現疲勞、睡眠障礙、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