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微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雲兄,自古以來,修士只有兩條出路,一是修行深厚,證得大道,或曰成聖,或曰成仙,或曰成佛;二是求一個塵世中的榮華富貴,用一身的修為去做事,爭當天下第一,留名於江湖,出將入相,彪炳於史冊。

“從前想走第二條路,那必然是要靠自己其他方面的本事來做一塊敲門磚,比如經學上有突出造詣,成為了當世名儒,自然會被舉薦為茂才,孝廉從而入仕,若是佛道倆家呢?則要走些歪路子,靠著長生等等噱頭去欺騙君王,才能倖進,此輩,也自然被天下所唾棄。正經的佛道二家只能走第一條路,求得證道。

“可是自南渡以後,這天下間,玄談之風大盛,佛道二家也有人深入朝政。只不過鮮有人能得到官位。同時,鍛鍊身體,依靠武技修行的武士們也因為不擅長經學玄談而更加沒落,再沒有了以往馬上取功名的豪情壯志。

“本朝卻是對所有人開了一個口子,想進入仕途,出身世家大族自然是一等一的好,可是其他修士也能依靠著太常寺的差遣來獲得一定的進身之階,通常做一任郎官之後,便可依靠功勳獲得晉升。

“京雲兄,既然如此,那這管著所有修士前途的太常寺就如同管著正常入仕的光祿寺一般成了最為重要的部門,甚至因為,太常寺下面管轄的人才更重要所以要壓過光祿寺一頭。

“至於這太常寺內的組織架構,確實不太完善,據愚弟所知,太常寺內自然是太常卿於公管轄統領所有的修士,而下面,修士們就如同京雲兄一樣都掛有採風使的頭銜,具體幾人一組也是不確定的,而一組之中,負責之人也有兩種方法確定,一是組員自己選出來的,二是官位顯著高於他人......”

伴隨著王胡之滔滔不絕的講述,李京雲多少是明白了太常寺,或者是如今修士的情況,當然是本國限定版,北國什麼樣子,他只聽師傅說過。

結合著師傅的一些隻言片語,李京雲卻是對此有著更深的理解。

這太常寺一方面是給了各個理應出世的門派一個入世的機會,提升門派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為了避免這些和尚道士和朝廷之間離心力太大,而選擇的一種維持穩定的措施。

就如同對世家大族要靠著家族的品級來定官位一樣,李京雲等一干人也是靠著門派的實力和各自的師承來確定品級。想他一個東山上的野小子,怎麼就能一來京師就做了虎賁中郎,同文館侍讀呢?

自然是靠著碧霄宮在道門中的名聲和自己的師承關係了。

話說,自家師傅似乎少有各種江湖傳說,但據他自己所言又從當今聖人到江湖上的名人都一副很熟很熟的樣子。這些年除了教了自己本門運功的法門,其他一切法術均靠竊學。嗯,師傅說的偷師不算偷,偷不到才是廢物。

也不知師傅當年有沒有當過什麼虎賁中郎。

李京雲自然不能對著外人打聽自己的師傅。但見他微微俯身,行禮稱謝。俄而,又將話題引向了王胡之的來意。

“王兄賜教了,敢問王兄,於公是否要我們組的人前去彙報,討論下一步如何追捕此賊。”

“李兄,不敢,於公那面確實需要彙報討論,但是隻需李兄一人便可。”說著這王胡之還瞟了一眼後院方向。

看了王胡之動作,李京雲也不知對方是否是嫌棄自己把人家當年的山水景觀坐了浴池,反正送了自己,那怎麼用都是自己的事了。天這麼熱,誰還不洗個澡了?

當然,心虛也是有點的,李京雲正了正坐姿,乃是向王胡之發出了邀請:

“王兄,事不宜遲,咱們且去向於公彙報吧!”

身上有正經職責,王胡之也不敢怠慢,連忙和李京雲一同起身,卻是也沒了那般多的禮儀,只是和李京雲一起到廊上取了鞋子穿上,便一同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