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人在一生中總會遭到這樣或那樣的批評,越是做大事遭到的批評就越多。

但你絕不能因為別人的批評,就歇斯底里地反擊,因為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批評你,對批評太過敏感,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1929年,美國發生一件震動全國教育界的大事,美國各地的學者都趕到芝加哥去看熱鬧。

在幾年之前,有個名叫羅勃·郝金斯的年輕人,半工半讀地從耶魯大學畢業,當過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師和賣成衣的售貨員。

現在,只經過了8年,他就被任命為美國第四有錢的大學——芝加哥大學的校長。

他有多大?30歲!真叫人難以相信。

老一輩的教育人士都搖著頭,人們的批評就像山崩落石一樣一齊打在這位“神童”的頭上,說他太年輕了,經驗不夠;說他的教育觀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報紙也參加了攻擊。

在羅勃·郝金斯就任的那一天,有一個朋友對他的父親說:“今天早上我看見報上的社論攻擊你的兒子,真把我嚇壞了.”

“不錯,”郝金斯的父親回答說,“話說得很兇。

可是請記住,從來沒有人會踢一隻死了的狗.”

是的,沒有人去踢一隻死狗。

別人對你的批評往往從反面證明了你的重要,你的成就引起了別人的關注。

所以,在你被別人批評、品頭論足、無端誹謗時,你無須自卑,走好自己的路,讓他們去說吧。

馬修·布拉許當年還在華爾街40號美國國際公司任總裁的時候,承認說對別人的批評很敏感。

他說:“我當時急於要使公司裡的每一個人都認為我非常完美。

要是他們不這樣想的話,就會使我自卑。

只要哪一個人對我有一些怨言,我就會想法子去取悅他。

可是我所做的討好他的事情,總會使另外一個人生氣。

然後等我想要取悅這個人的時候,又會惹惱了其他的一兩個人。

最後我發現,我愈想去討好別人,以避免別人對我的批評,就愈會使我的敵人增加,所以最後我對自己說:‘只要你超群出眾,你就一定會受到批評,所以還是趁早習慣的好。

’這一點對我大有幫助。

從那以後,我就決定只盡我最大能力去做,而把我那把破傘收起來。

讓批評我的雨水從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裡.”

狄姆士·泰勒更進一步。

他讓批評的雨水流進他的脖子,而為這件事情大笑一番——而且當眾如此。

有一段時間,他在每個禮拜天下午的紐約愛爾交響樂團舉行的空中音樂會休息時間,發表音樂方面的評論。

有一個女人寫信給他,說他是“騙子、叛徒、毒蛇和白痴”。

泰勒先生在他那本叫做《人與音樂》的書裡說:“我猜她只喜歡聽音樂,不喜歡聽講話.”

在第二個禮拜的廣播節目裡,泰勒先生把這封信宣讀給好幾百萬的聽眾聽——幾天後,他又接到這位太太寫來的另外一封信,“表達她絲毫沒有改變她的意見”。

泰勒先生說:“她仍然認為,我是一個騙子、叛徒、毒蛇和白痴.”

面對他人的品評、批評,誰都不可能沒有壓力,關鍵是看你如何對待。

如果你在心裡接受了別人的批評,並暗示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多麼的不完美,被人鄙視。

自卑就會像一個影子隨時跟著你、影響你。

如果你能將別人的不公正的批評置之腦後,繼續走自己的路,那麼所有的批評都會不攻自破。

如果你能對他們笑一笑,受害的人就該不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