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豆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城,城牆上。

高高的垛口,站著兩個年輕男子。

一個個子很高,深目高鼻,淺棕雙瞳,頭髮還有些微微卷曲。

另一個略矮些,穿著大紅色的圓領襴袍,腰間繫著玉帶,腰側懸掛著玉佩荷包等物什。

容貌精緻,氣質富貴,配上他的服侍,一看就是王孫貴胄。

事實上,他也確實出身皇族。

沈繼,梁王嫡長子,五歲起就被封為梁王世子。

梁王乃元安帝的同母弟弟,在諸多王爺中,他的身份最高。

加上元安帝繼位十幾年,如今快五十歲了,卻還沒有兒子,沈繼這個跟元安帝血緣最近的侄子,也就變得尊貴起來。

皇帝無子,按照宗法規矩,就要過繼嗣子。

而過繼的原則,基本上都是先從血緣最近的人開始。

沈繼便是最佳人選。

尤其是最近幾年,元安帝的年歲越發大了,卻還是沒有生成皇子。

不說宗室了,就是朝臣們也都覺得,元安帝應該不會再有自己親生的兒子。

但,皇位不能沒人繼承。

沈繼這個梁王世子,便成了眾人擁躉的物件。

一來,沈繼跟元安帝的血緣最近;

二來,沈繼年齡合適,他今年十九歲,未及弱冠,卻已經長大成人。

國賴長君啊。

太子若是太過年幼,很容易引發危機。

有個快二十歲的繼承人,對於整個大盛王朝都是好事。

三來嘛,沈繼雖然不算特別優秀,可也不是廢物。

在朝臣看來,在他們的輔佐下,沈繼完全可以做一個“守成之君”。

總是們也覺得,沈繼只要無功無過,守住沈氏的江山,他就是個好皇帝。

就連元安帝,對於這個親侄子,似乎也比較寵愛。

雖然比不得姜硯池這個義子,但在諸多侄子中,沈繼的待遇絕對是頭一份兒。

就連沈繼自己,被吹捧的多了,都有種錯覺——

我,就是大盛王朝未來的太子。

然而,所有的美夢,在叛軍來襲、聖駕西巡的那一天,徹底破滅。

沈繼怎麼都沒有想到,素來十分看重他,還曾經親自教導他的皇伯父,居然在逃出京城的前一刻,下旨任命他為京兆令,留守京城!

京兆令?

似乎聽著很不錯。

尤其是大盛的二世皇帝,在沒被冊封為太子之前,就曾經擔任過京兆令。

如果是以前,阿史那氏還沒有起兵謀逆的時候,元安帝任命沈繼為京兆令,沈繼乃至整個梁王府都會欣喜若狂。

這,是要冊封沈繼為太子的節奏啊。

可現在,叛軍就在城外,阿史那氏的鐵騎即將踏破皇宮。

沈繼卻成了京兆令,還被要求留守京城!

這,分明是要送沈繼去當炮灰,讓他去死啊。

天知道,接到聖旨的那一刻,沈繼只覺得兩眼一黑,險些當場昏厥過去。

梁王府已經收拾妥當,十幾輛馬車就停在府門外。

而沈繼已經來到了馬車前,正要上車,跟隨大部隊第一時間逃出京城。

卻因為一道聖旨,沈繼被拖了下來,強行被留在了京城。

他欲哭無淚。

他滿心憤懣。

他恨不能衝到御輦前面,親自問一句元安帝:“皇伯父,我到底哪裡得罪您了?您竟如此狠心地讓我去死?”

那可是叛軍啊。

阿史那雄一旦殺進京城,或許能夠饒過那些世家、官員,卻不會饒了姓沈的。

而他沈繼,不但姓沈,還是許多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