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玩家角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帆文學www.ef6.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人說。

這個世道上沒有俠,只有真惡人和偽善人。

真惡人並不一定會作惡,他們可能只是惡得不明顯,惡在一些,甚至算不得是惡事的瑣事上。

但是他們的心裡,卻絕對沒有善。

偽善人也並不一定就不會行善,他們甚至會真心實意地去做幾件善事,又或許不只是幾件。

可世上總沒有絕對的善,人的天性也總免不了醜陋。

“善人”心下積壓的惡念多了,等那張良善的面具掉下來時,隱藏在其背後的面孔,說不得會比惡人更恐怖,還扭曲。

於是又有人說,這個世道上應該還是有俠的。

但也分大俠,中俠,和小俠。

大俠為國為民。

中俠行俠仗義。

小俠江湖義氣。

······

對於前者的觀點,王戊一直十分贊同。

這其中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教她這個道理的人,是將她養大的師父。

更是因為她活了兩世,自然比多數的人都要清楚,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

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幾乎沒有人可以在自己的私心被觸及的情況下還毫不動搖。

至少王戊至今沒有見過那樣的人。

而她又是一個只相信眼見為實的性子。

所以在王戊看來,只要不算是惡的人,就都是“偽善”的,包括她自己也是。

畢竟人啊,皆有好幾張面孔。

你不能當個真善人,那便只能做個“偽善人”了咯。

蓋因如此,王戊同樣也不相信這個世道上有俠。

前提是,如果那些大俠,真能像傳聞中所說的那般,大公無私,義薄雲天的話。

至於對那後者的觀點,王戊歷來都是嗤之以鼻的。

因為俠就是俠,到了那種境界的人,就應當既能夠行俠仗義,又可以為國為民,身上自然也少不了些許江湖義氣。

這三者,不應該是用來作為區分俠的方式。

而俠,也不應該有大小之分。

否則,俠便不再是俠了。

其實說到底。

這些近乎於是執拗的“偏見”,終歸都是因為在王戊的印象裡。

俠這個字的分量,仍然還是有些重的。

呵,想來也真有趣,她這個根本就不相信俠的人,卻意外的在意俠這個字的含義。

細細地回憶起來,上一世的“他”,確實也曾對著書本幻想過一些江湖與俠客的故事。

其中有風花雪月的柔情,有忠肝義膽的熱血,有懲奸除惡的快意,有拂袖而去的瀟灑。

但是慢慢的,“他”也就在生活的壓力之下,一步步地認清了現實。

一點點地,忘了“他”的大俠夢。

所幸“俠”的概念,在“他”的記憶裡依舊是纖塵不染地,被靜靜地被擱置在那,始終都未曾有過半點的改變。

以至於對此世的她來講,於當今的這個世上,根本就沒有俠。

起碼她走遍了大半個當朝的河山,也沒有遇到過一個真正的俠客。

雖說,王戊也不是沒有想過,由自己去當一名真正的大俠。起碼在她剛剛瞭解到,這個世上居然真有武功這種東西的時候,類似的念頭曾在她的腦海裡出現過。

但是隨著她遇見了她的師父,並跟著對方跋山涉水,行走四方之後。

四季一輪又一輪地過去,見慣了江湖武人,和市井喧嚷的她。

漸漸的,也就沒再有過這般的想法了。

因為她自認明白了,這江湖背後真正的面目。

那是一個,同前世幾乎一般無二